与农职同崛起

发布日期:2022-09-05   阅读次数:250

回忆似长河,悠久,长远,载得动过去,禁得住未来。04年10月18日甘肃兰州农校承前近百年的发展,迎来曙光升格为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,正式跨入高等职业教育的行列,紧跟着被聘为高级讲师的老师们要进行转聘副教授的申报工作,这是一个新的起点。学校升格,职称提升,我看到了希望,有了新的动力,认为只有继续深造才能紧跟时代,才能与学校共荣辱。而后开始复习向更高的学位迈进,进一步提升自己,功夫不负有心人,于06年9月终于如愿以偿进入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攻读博士学位,历经三年痛苦艰辛的奋战,期间即作为学生又代表学校参加第十二届国际油菜大会,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文章三篇,并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(排名第4),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(排名第4),中华神农科技进步一等奖(排名第7)的好成绩,赢了盆满钵满,已经尝到甘之如饴,顺势而为再次进入兰州大学地质学博士后流动站,进行古生物和现代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研究比较,在更高个更好的平台上学习提高,与国内、省内一流的专家教授一起研究探索,趣味无穷,出站论文以中、英版全文发表在《中国科学▪地球科学》SCI上,也是甘农职院在国际上有一席之地,也因以上的不断努力才能晋升为教授。所有这一切成果的取得,都要感恩甘农职院,感恩所有的领导和同事们,没有你们的支持确实做不到!也是校荣我荣,我荣校荣,因此,真诚的祝愿、希望我们的农职院越办越好,不断升格,也希望后来的老师们更加努力,在专业上、在育人上走的更高更远、不负时代、不负三农。

夕阳无限好,只是近黄昏,在退休倒计时的日子里,深深的感受到这份工作的难能可贵,一生从事了阳光下最美好的职业,做了人类灵魂的塑造师,发觉近十几年来招生的学生不但基础差,吃苦耐劳更无从谈起,个个都是娇生惯养的,如何叫他们先做好人再做好事,是高职教育的首当其冲,为此,转向传统文化的教学工作,希望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讲解,让孩子们明白我们的生命来自何处,去向何方,了解生命真正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,帮助孩子们树立远大的志向,融入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,跟着习主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。对我个人而言,转行的难度虽然大,但看到传统文化的教育能真正改变孩子们的心灵,能让他们成为未来有责任、敢担当的人打下基础,也是非常欣慰的事。教书育人,点点滴滴,如今回忆这些往事,就像醇酒一般被埋在土里,偶尔想起挖两掀土,都会有醉到半死的感觉,过瘾、值得,真正实现了无憾、无悔的人生!

 

       王学芳